11
-
难谈的气候资金,分歧究竟在何处?
11月11日至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气候资金是本届COP的焦点议题,各方期待本次大会能够按计划就新的全球...
-
陕西省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专项资金423.83万元发放 支持陕西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11月22日,据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消息:该行于11月20日向榆林农商银行发放陕西省首笔“碳减排支持工具”专项资金423.83万元,支持陕西经济绿色低碳转型。
-
金融机构需加强对转型金融布局 多家银行提出绿色金融新举措
6月11日至14日,首届国际碳中和博览会(简称“碳博会”)在上海举行。蓝鲸财经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
-
进出口银行累计向绿色低碳项目发放贷款398.75亿元
4月11日,记者从中国进出口银行获悉,截至3月末,进出口银行累计向符合支持范围的绿色低碳项目发放贷款398.75亿元。
-
证监会: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助推“双碳”目标实现
11月23日上午,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边会之一的首届国家“双碳”战略与ESG高峰论坛上,中国证监会公司债券监管部二级巡视员倪改琴表示,资本市场可以充分发挥资源配置、服务...
-
美智库报告:中国成气候融资关键力量
据法新社9月11日报道,位于华盛顿的一家智库11日说,中国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项目提供的融资规模超过之前的推测。
-
易纲:近年资产负债表规模相对稳定 结构性货币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与绿色金融
11月21日,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发表讲话。
-
如何绿融万物?种“碳博会”的种子,开“绿色金融”的花
6月11日至14日,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在上海举行。在本届碳博会上,专设低碳服务板块,主要展示绿色金融、碳咨询服务等,代...
-
国内首笔基于公共环保数据打造的绿色金融数据产品完成场内交易
1月11日记者从国资委获悉,近日国内首笔基于公共环保数据打造的绿色金融数据产品完成场内交易。
-
四川天府新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正式启动
11月22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办、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承办的2022中国资本创新(成都)峰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
周小川:利用碳价格差距“漂绿”、“洗绿”不可持续
11月21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实体经济与金融服务”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发表主旨演讲,回应了社会各界对碳市场存在的一些疑问,...
-
兴业银行完成境外《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定价
5月11日,兴业银行香港分行在国际资本市场成功完成3年期6.5亿美元中欧《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主题绿色债券的簿记和定价,发行票息3.25%,认购倍数为5.23倍,受到了各...
-
全球气候融资困境如何破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于11月11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气候融资,特别是发达国家如何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应对资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和此...
-
傅帆: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
6月11日-14日,“2023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将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6月11日,中国太保总裁傅帆受邀出席首届碳博会的绿色金融平行论坛,并作题为《...
-
中国须尽快制定实施碳金融发展战略积极争取发展主动权
11月25日,发展改革委气候司司长苏伟在一个会议上指出,有望在今年年底尽早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同时将进一步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争取在2016年开始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