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
-
科技赋能 绿色金融发展大有可为
碳达峰、碳中和(以下简称“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逐步探索形成了包括绿色金融标准体系、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激励约束机制、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及绿色金...
-
科技“支点”撬动绿色金融发展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绿色金融迎来了快速发展期。制度层面,我国建立了包括标准、披露、产品和激励在内的四大支柱;同时,绿色信贷余额已经达到20万亿元,...
-
福建漳州市绿色信贷余额突破400亿元
2月2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漳州监管分局印发了福建省首份海洋经济金融服务方案,推动支持涉海项目60个,为4.13万户客户发放贷款393.16亿元,为全国首个超大单机容量...
-
祝慧烨:发展绿色金融,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
编者按:7月29日,在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广州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和中新广州知识城开发建设办公室支持下,由中国投资协会创新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全联...
-
碳金融: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金融活动
通常来看,国际范围内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绿色金融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碳交易”市场机制,包括基于碳交易配额的交易和基于项目的交易;二是机构投资者和风险投资介入的碳...
-
碳金融生态体系成型 兴业银行荣获“最佳碳金融创新奖”
近日,首届绿碳发展峰会暨颁奖活动在上海举办。国内绿色金融先行者——兴业银行凭借在碳金融产品与服务领域的不断创新,被主办方授予第一届绿碳奖——“最佳碳金融创新奖”...
-
碳账户:绿色转型中的重要基础设施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今年全国两会上,“绿色发展”成高频词。要实现“双碳”目标,降低绿色溢价是关键。绿色交...
-
碳减排支持工具赋能绿色金融
《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广州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广州将用好中国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鼓励绿色领域建设项目申报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需...
-
碳信托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新动能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自中国明确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以来,就将应对气候变化摆在国家治理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提高碳排...
-
碳中和目标下的金融新生态
今年11月初,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
-
碳中和百万亿级风口开启 绿色投资提速
作为实现“3060”目标的重要一环,今年上半年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加速落地。《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辽宁、广东等多地已发布未来五年绿色产业投资规划;在资金来源方面,...
-
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为传统行业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金融支持
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意见提出,丰富绿色转型金融工具。延长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年限至2027年年末。研究制定转型金融标准,...
-
目标发行额150亿港元 香港将在特区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发行新一批的绿色零售债券予香港居民认购
香港特区政府5日召开记者会公布,将在特区政府绿色债券计划下发行新一批的绿色零售债券予香港居民认购,目标发行额为150亿港元。
-
目前绿色金融的发展还普遍面临融资成本比较高、期限比较长、收益比较低等世界性难题 中国将如何解决应对
这个问题核心的指向就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这也是绿色金融发展当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好了,绿色金融的试验也标志着成功了。我们强调的要探索...
-
盟浪碳融通发布:提供“碳核算”、“碳评级”等多元化服务
2022年9月9日,盟浪在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碳金融发展与国际合作交流会暨盟浪碳融通新品发布会”上重磅发布新品——盟浪碳融通,以“数字科技+量化评估”为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