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金融解析:“碳”如何与“金融”挂钩?

由于“绿色贷款”、直接投融资等在实质上与传统金融活动并无不同,将这两部分归入金融范畴想来并无争议。那么,以买卖碳信用(carbon credit)为基本内容的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又是如何超越普通商品(commodity)交易属性,成为一种金融交易的呢?  首先,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契合了“金融”的基本内涵。学界普遍认为货币和信用是金融的核心要素。即,金融是所有既涉及货币,又涉及信用,以及以货币与信用结合为一体的形式生成和运作的交易行为的集合。那什么是货币和信用呢?马克思主义认为货币是一种承担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之特殊社会职能的一般商品。这意味着,一方面货币具有与其他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另一方面货币仍保留一般商品的属性,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西方经济学则更倾向于将货币定义为任何一种被普遍接受为交易媒介、支付工具、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的物品。至于信用,则通常被认为是债权人向债务人所提供的一种资源,债务人可在日后偿付而无须立即偿还,从而形成债务。广义上,任何一种形式的延期支付(deferred payment)都是信用。  碳信用具有货币(currency)的特征。由于不同主体间减排能力和成本的差异,排放权交易允许主体通过购买碳信用来履行减排义务,而超额减排的主体也可以通过出售碳信用来获得收入。故而,不同主体间的减排成本差异就可以用碳信用的交易价值来衡量,碳信用也因此具有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潜力;当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被普遍接受并出现一个通行的、可衡量各种货币地位和币值的碳信用计价标准与相应信用和流通体制之后,碳信用就具备了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条件,进而可发挥其作为交易媒介、支付工具、价值储藏和计价单位的功能。同时,碳信用自身仍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保留着一定的商品属性。而且,碳信用还与货币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例如与货币可依不同汇率相互兑换类似,不同种碳信用间也可按一定标准确定相应的含碳比价(“碳汇率”)相互兑换。国际财务报告解释委员会(IFRIC)也认为,碳信用与货币性质类似--其价值在于可用于履行某种义务,而且它的价值也可以参照市场价格来确定--故而,应该对碳信用与货币在会计上进行同样处理。这一观点得到了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的认同。  支撑排放权交易及相关市场正常运行的最大基石是信用,主要包括联合国信用、国家信用、独立第三方核证信用和交易双方信用等。从宏观来看,通过联结不同排放权交易体系、对减排项目进行审批等方式,联合国信用和国家信用为排放权交易构建了一个约束性的市场框架。就中观而言,经由核证机制,独立第三方核证机构用自身信用对碳信用进行“背书”,来保障其质量的可靠性。而从每一笔微观的排放权交易来观察,排放权交易能够达成的基础就在于买方相信其所买到的碳信用是真实可靠且无瑕疵的,不存在因“重复计算”或不符合“额外性”等标准而被撤销的可能,而卖方也相信买方能够如约付款,即交易双方都具有良好的信用。这一基础在远期交易中就更为重要:买方在交易达成时已支付了价款,但其所购碳信用却将在未来交割的,买方参与交易的前提在于相信其在未来能够如约得到质量可靠的碳信用;而从交易达成到完成交割的这一段时期,买方将承担卖方不能履约的信用风险。  其次,碳信用具有一定金融属性。所谓金融属性,是指在传统供需分析框架之外对商品价格走势存在影响的一系列因素,包含但不限于汇率、利率、流动性等。金融属性通常体现在商品作为投融资工具、投机工具和资产类别这三个层面上。具体而言,随着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力度的加强,碳信用的稀缺性逐渐显现,不仅减排义务主体加大了购买力度,基金、商业银行、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纷纷出于投资或投机目的参与到排放权交易中。例如,清洁发展机制(CDM)的中间商多为基金或银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也有四分之三的会员是金融机构。而且,随着排放权交易规模扩大而发展出的碳信用期货、期权、掉期等金融衍生品也有了芝加哥气候期货交易所等专门的交易市场。这些碳金融衍生品不仅为管理温室气体减排风险提供了工具,也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或投机品种。  最后,碳金融的发展与国际货币发行权等金融问题密切相关。一国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通常要遵循“计价结算货币--储备货币--锚货币”这一基本路径。而承载国际大宗商品的计价和结算功能,往往是货币崛起的起点:从19世纪的“煤炭--英镑”体系,到20世纪的“石油--美元”体系,演绎出主权货币透过能源贸易成为国际货币的发展历程。随着碳信用货币化程度和流动性的提升,其已有望成为继石油之后的新价值符号;而成为碳信用交易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则有望构建“碳信用--某货币”体系,并进而使该种货币成为新的国际货币。鉴于此,虽然欧元是当前碳信用交易的主要计价结算货币,但日本、澳大利亚等国也正试图将本国货币与碳交易挂钩,从而通过争夺碳市场的货币主导权来提升本币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地位。另外,当碳信用被普遍接受且其与主要国际货币的比价相对稳定之时,它甚至有望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新的资产配置品种。

内容《碳金融解析:“碳”如何与“金融”挂钩?》可能来自AI生成或网友投稿,不代表碳门户立场。

上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相关推荐

  • 非洲领导人正在推动碳信用额等基于市场的融资工具

    路透社9月4日报道称,非洲领导人正在推动碳信用额等基于市场的融资工具,以筹集富裕国家捐助方迟迟未到位的资金。碳信用额允许污染者通过资助植树和可再生能源等活动来抵消排放。根据联合国的数据,非洲国家的碳排放量仅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左右,但却越来越多地受到与气候变化

    2025-04-30 19:13:14
    7 0
  • 越南通过出售碳信用额所得的年均收入可达2.14亿美元

    2023年,越南首次出售1000万个碳信用额,为林业带来逾5000万美元的收入,成为世界上碳信用销售能力最高的60个国家之一。

    2025-04-30 18:53:42
    5 0
  • 浙江杭州发布全国首个园林绿化行业信用指数

    杭州市园林文物局发布全国首个园林绿化行业信用指数,涵盖行业信用环境、守信意愿、营商环境等5个一级指标。该指数基于杭州市园林绿化信用监管平台数据,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标志着园林绿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5-04-30 17:48:22
    4 0
  • 建筑碳信用产品上市仪式在上海举办

    “绿链同行,碳求共赢——建筑碳信用产品上市仪式”于12月19日在上海宝山区碳中和产业园举办。活动首发了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的建筑碳信用产品,并发布了《建筑碳中和声明标准》和《宝山区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导则》。宝山区以建筑领域降碳为突破口,创新打

    2025-04-30 17:07:20
    7 0
  • 区块链碳信用交易平台AirCarbon正寻求5000万美元B轮融资

    12月5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总部位于新加坡的区块链碳信用交易平台AirCarbon Exchange宣布正进行5000万美元B轮融资,目前已经吸引了17家投资机构兴趣,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和传统能源企业等,但具体机构名称暂未披露,预计本轮融资将会在2023年3月底或4月初完成。 据悉,AirCar

    2025-04-30 16:14:08
    5 0
  • 伦敦证券交易所推出新碳信用额市场下的首只基金

    伦敦证券交易所集团(London Stock Exchange Group)周一推出新碳信用市场下的首只基金,旨在为绿色项目提供资本并增强可持续金融这一界限模糊的领域的透明度。新碳信用市场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了一条购买碳信用额度的途径,用于抵消碳排放并实现净零承诺。绿色项目的开发者可以

    2025-04-30 15:39:48
    6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