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全市充电桩建设将达到6000个以上。此外,上海还重点推广公共充电站,并在中心城区和示范区优先建设公共快充网络
两年前,上海市被列为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城市,其中位于上海市西北部、冠名“国际汽车城”的嘉定区被指定为电动汽车国际示范区。
不过,在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运营中,上海和其他城市一样,也遭遇了推广“瓶颈”,其中充电难一直是众多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观望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专家指出,电池的续航能力决定了电动汽车并不能像传统燃油汽车一样长时间运行。能否保证新能源汽车电力充足、避免行驶途中突然遭遇“电荒”而卡壳,成了人们在购买新能源汽车时普遍担忧的问题。
曾经试驾过上汽荣威E50电动汽车的消费者黄先生认为,相对于购买普通汽车时需要花数万元车牌费用,新能源汽车的免费上牌还是具有相当诱惑力的。但由于配套设施的不完善,特别是充电难问题,导致众多像他一样的消费者处于观望等待状态,不敢轻易出手。
为解决这一紧迫难题,截至去年年底,上海市电力公司在全市已建成并运行维护的各类电动充电桩已达2020个,覆盖了电力营业网点、办公基地、政府机关、居民小区、公共停车场等区域。
上海一位汽车业内人士表示,按照3个充电桩服务一辆新能源汽车的标准,这些充电桩最多只能服务700辆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蓄势待发之际,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应保证一定的提前量,这是新能源汽车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完)
内容《上海如何解决充电难问题?》可能来自AI生成或网友投稿,不代表碳门户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