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突破性发展碳金融产业 打造现代“金融之城”

  “全国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碳登“)落户于武昌。同时,作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也坐落在武昌,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碳交易双元结构,使得武昌成为中国唯一具备碳交易、碳结算和碳登记功能的城区。”武汉市武昌区相关负责人19日表示,该区将突破性发展碳金融产业,打造一座现代“金融之城”。

内容《武汉市武昌突破性发展碳金融产业 打造现代“金融之城”》可能来自AI生成或网友投稿,不代表碳门户立场。

上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相关推荐

  • 黄世忠强调强化融资排放信息披露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

    在2024第三届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上,GF60专家委员黄世忠发表主题演讲,强调融资排放信息披露对于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的战略意义。他提出,企业、金融机构信息披露进入“双报告时代”,即传统的财务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黄世忠提出六点建议,包括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融资排放

    2025-04-30 19:21:52
    17 0
  • 闲置碳排放资产也可以盘活“变现”

    最近,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完成了一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为昆山协鑫蓝天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900万元,采用第三方保证方式,且追加8000吨碳排放权质押。此前,张家港农商银行、昆山农商银行等也曾落地过“碳权贷”,在绿色金融服务领域开展了创新尝试。

    2025-04-30 19:08:35
    7 0
  • 银行机构抢占碳金融先发优势

      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在开市交易当日,多家银行完成了与碳排放相关业务的落地。例如,兴业银行落地两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业务,华夏银行则实现了一笔碳远期交易履约保函业务的实物交割。

    2025-04-30 19:07:45
    8 0
  • 银行业应科学布局碳金融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绿色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能源领域与金融领域的共同发力。通过强化制度设计,在银行、保险等领域充分运用金融手段统筹调配碳排放资源,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这对于推进重点

    2025-04-30 19:06:45
    5 0
  • 钢铁巨头的绿色碳账本

      一家钢铁巨头企业,如何算好它的碳账本?在中国,钢铁行业年碳排放量1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中碳排放最大的行业,也是最难实现碳中和的行业之一。

    2025-04-30 19:05:53
    8 0
  • 重庆碳市场赚钱商机:催生碳金融机构抢“蛋糕”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成,金融机构也有望从中分得“一杯羹”。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王遥告诉记者,国内银行发展碳金融大有可为,除了信贷支持对象向低碳类交易转移外,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不仅可直接参与碳排放全交易,还可推出各种低碳类金融理财产品

    2025-04-30 19:00:19
    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