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减碳”进入个体时代 银行抢滩“个人碳账户”》可能来自AI生成或网友投稿,不代表碳门户立场。
环境权益变真金白银正成为现实
“兴业银行‘银银平台’助力广西农商联合银行绿色金融数字化”
上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十三五”中国绿色融资需求将超14万亿
下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相关推荐
-
金融将如何为雾霾治理提供支持?
雾霾治理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比较新的问题,为其做好金融服务将需要对传统金融理论创新,是将解决环境污染治理、生态平衡、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困扰中国人,乃至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问题作为发展目标,同时,强调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在业务经营的各个环节中,应该
-
贵州银行发布2021年度环境信息报告 努力打造“碳中和银行”
3月31日,贵州银行发布2021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作为贵州银行首次披露的年度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该报告以《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为依据,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年度概况、环境治理结构、环境政策制度、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环境风险管理流程、环境因素
-
绿色金融的国际视角:中国当下绿色金融需要收缩“离差”幅度
从国际视角来看,绿色金融的发展已经有很长的历史。早在20世纪70年代,联邦德国就设立了全球第一家环保银行。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出台的“超级基金法案”使得信贷银行高度关注与环境污染相关的信贷风险。随后,其他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也开始探索与环境相关的金融经验。20世纪
-
绿色金融产品类别之绿色保险(生态保险)
绿色保险又叫生态保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一项手段。一般认为环境责任保险是以被保险人因污染水、土地或空气,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作为保险对象的保险。生态保险的意义在于,如果没有保险, 许多企业在发生意外的污染事件之后,就没有财务能力提供赔偿和对
-
碳金融有望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性因素
随着低碳市场的兴起和碳交易的活跃,碳金融有可能成为未来重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秩序的基础性因素。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掌握碳交易市场话语权至关重要。有鉴于此,从环境资源到环境资本的演进,而后基于外部性理论,讨论负外部性问题和相关的政策选择,从环境资本和负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