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金融机构虎视中国碳交易市场

在碳市场成为全球主流减排机制的同时,碳金融也正在变得“火热”。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1年全球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中,有金融机构参与的成交额超过60%,期货交易量超过80%,碳债券、碳基金、碳指数等一大批碳金融工具应运而生。

目前,中国碳交易试点市场还只允许现货交易,并没有任何衍生产品。纵观国际碳市场中,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是跨国碳交易的主要组织者,在欧美碳交易市场中,金融机构也是市场重要的参与者。

以欧洲碳市场为例,各大银行一开始就很自然的扮演了重要角色。当一个公司拥有碳配额或者碳负债时,它们往往有两个选择,一时自己成立部门管理其碳业务;二是委托与它们有业务往来的银行代为操作。

如果碳资产较多的公司,它们往往会自己成立专门的部门;而一些比较小的公司,则与银行合作,这样银行就自然而然的进入了碳交易体系中。

另外,提供碳金融的金融机构,包括以碳信用作为标的的低碳项目进行放贷的金融机构,必须能够对冲其风险。事实上,这意味着需要允许交易者进行期货交易。

一方面,开展碳交易权期货及衍生品交易,可以提供高效的信息交流平台,形成公开透明的交易价格,既方便买卖双方寻找交易对手,也为相关企业的排放权现货交易提供权威公正的定价机制;另一方面可为相关现货企业提供有效的避险工具,由于排放权项目建成以后需要运行较长时间,在此期间所产生的减排量价格也在不断变化,通过碳排放权衍生品交易可以有效规避价格风险。

碳市场机制下通过必要的金融创新,既可实现减排资金投入的社会化融资和有效的风险管理,也能对减排财务负担在较长时间内进行分摊。目前,中国的几大环境交易所正试图让监管机构松口、一些金融机构也正在研究碳期货。

内容《多家金融机构虎视中国碳交易市场》可能来自AI生成或网友投稿,不代表碳门户立场。

上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相关推荐

  • 金融机构:积极践行绿色金融,助力经济绿色转型

    众多金融机构积极投身绿色金融领域,助力经济绿色转型。银行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优先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绿色产业项目,对传统高耗能产业实行信贷限制。例如,某银行专门设立绿色信贷事业部,负责绿色信贷业务的拓展与管理。证券机构也积极推动绿色债券发行,为绿色

    2025-04-30 19:04:31
    6 0
  • 金融机构转型规划:意义、难点与可参考实践

    本文旨在梳理当前金融机构转型规划难点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实践,以期为我国金融机构制定低碳转型规划提供参考。

    2025-04-30 19:04:18
    8 0
  • 金融机构如何怎么参与碳指标交易市场

    碳交易市场自 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以来,快速增长,交易量从2005年的7亿吨上升至 2010年的70亿吨,每年平均增幅都超过 100%。这其中金融机构立了大功。金融机构带着巨额资金踊入碳市,为市场提供了充足资金,从而推动了碳市场发展。那么金融机构参与碳交易有哪些模式呢?

    2025-04-30 19:03:53
    7 0
  • 金融机构介入碳金融领域的有什么好处作用和意义

    作为重要的市场微观主体,金融机构的参与将有助于碳金融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提高为我国碳金融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宏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对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系的完善之上;在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对于金融机构本身及碳金融相关企业的作用之上。 (一)润滑国

    2025-04-30 19:03:34
    10 0
  • 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下 银行业加快“碳”路绿色发展

      “人民银行向有关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支持金融机构已发放符合要求的碳减排贷款1425亿元,共2817家企业,带动减少排碳约2876万吨。后续人民银行将继续用好这两个工具,鼓励更多社会资金投放绿色低碳领域,助力科学有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2025-04-30 18:08:59
    7 0
  • 王兵:将更多的资金投向气候友好型领域,金融机构才能把握住发展机遇

    “绿色金融与气候应对:中国银行业的角色与机遇”边会5日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中国角举行。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王兵表示,应对气候变化离不开金融机构的共同参与,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金融机构必须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只有顺

    2025-04-30 18:01:30
    7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