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权”或将成为新金融资产

据易碳家了解到,碳排放权进一步衍生为具有投资价值和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它的金融属性已日益凸显,并将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的又一新金融资产。现在,全球碳排放信用之类的环保金融衍生品已经逐渐发展起来,如美国纽约商业交易所推出的碳排放权期货产品,还组建了全球最大的环保衍生品交易所“绿色交易所”,并尝试以市场方式解决全球性环保问题。为了引入标准格式的碳减排权合同,欧洲气候交易所推出了碳减排权的期货产品,用以吸引全球的交易者。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10年全世界碳交易市场大概可以达到1500亿美元,这就同世界石油市场的总量相当了。面对如此巨大的市场,如果不能抓紧时机,建立我们的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平台,那么,就有可能丧失机遇。因此,我国作为最大的碳资源供给国,应该拥有一个国际的碳交易市场,也应该研究建立碳排放权期货交易,以提高我国在全球碳资源定价的影响力,在国际碳交易中掌握碳交易及其定价的话语权。(完)

内容《“碳排放权”或将成为新金融资产》可能来自AI生成或网友投稿,不代表碳门户立场。

上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相关推荐

  • 黄世忠强调强化融资排放信息披露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

    在2024第三届绿色金融北外滩论坛上,GF60专家委员黄世忠发表主题演讲,强调融资排放信息披露对于推动金融机构绿色转型的战略意义。他提出,企业、金融机构信息披露进入“双报告时代”,即传统的财务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黄世忠提出六点建议,包括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融资排放

    2025-04-30 19:21:52
    17 0
  • 闲置碳排放资产也可以盘活“变现”

    最近,建设银行苏州分行完成了一单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为昆山协鑫蓝天分布式能源有限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1900万元,采用第三方保证方式,且追加8000吨碳排放权质押。此前,张家港农商银行、昆山农商银行等也曾落地过“碳权贷”,在绿色金融服务领域开展了创新尝试。

    2025-04-30 19:08:35
    7 0
  • 银行机构抢占碳金融先发优势

      7月16日,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在开市交易当日,多家银行完成了与碳排放相关业务的落地。例如,兴业银行落地两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业务,华夏银行则实现了一笔碳远期交易履约保函业务的实物交割。

    2025-04-30 19:07:45
    8 0
  • 银行业应科学布局碳金融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绿色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能源领域与金融领域的共同发力。通过强化制度设计,在银行、保险等领域充分运用金融手段统筹调配碳排放资源,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这对于推进重点

    2025-04-30 19:06:45
    6 0
  • 钢铁巨头的绿色碳账本

      一家钢铁巨头企业,如何算好它的碳账本?在中国,钢铁行业年碳排放量18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是制造业中碳排放最大的行业,也是最难实现碳中和的行业之一。

    2025-04-30 19:05:53
    9 0
  • 重庆碳市场赚钱商机:催生碳金融机构抢“蛋糕”

    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平台建成,金融机构也有望从中分得“一杯羹”。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王遥告诉记者,国内银行发展碳金融大有可为,除了信贷支持对象向低碳类交易转移外,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不仅可直接参与碳排放全交易,还可推出各种低碳类金融理财产品

    2025-04-30 19:00:19
    8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