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易碳家了解到,中国缺乏多元化、多层次的碳交易平台。应依托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在 北京环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等的基础上,加快构建中国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
我国碳交易市场缺乏统一的交易规则和测量标准。应以京津沪交易所各自的 碳自愿减排标准—熊猫标准为基石,开发低碳指数和碳减排标准,启动碳强度标准的研究。
熊猫标准是中国在全球碳交易领域中争夺话语权,继而争夺定价权的开始,完善了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
分析我国碳金融发展的制约因素 上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分析我国碳金融未来发展趋势 下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相关推荐
-
央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持续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制定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持续优化我国绿色债券标准,统一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完善绿色债券评估认证标准。进一步优化绿色公司债券申报受
-
11月14日,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中债绿色债券环境效益信息披露指标体系》企业标准,这是首次发布绿色金融领域企业标准。目前,绿色债券市场的参与主体逐步多元化,一系列政策对绿色产业的支持范围显著扩大、支持力度显著增加。高度重视并持续开展绿色金
-
共同规则与差别实践相结合。西方银行业在绿色金融实践上,通常在国际共同规则多项标准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本银行的绿色金融政策。跨国银行在绿色融资标准选择时,往往综合考虑自身标准、项目运营司法管辖地标准和东道国为了依据国际法实施东道国义务而制定的法
-
《关于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支持广州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指出,广州将加快绿色金融标准研究与应用。鼓励金融机构落实《环境权益融资工具》《碳金融产品》等国家标准,推广应用地方标准,参与行业标准研究及落地应用。同时,推动转型金融标准在广州落地,鼓励研究制定ESG标
-
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对于推动绿色金融行业规范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在绿色金融标准制定方面取得积极进展,涵盖绿色项目界定、绿色债券发行、绿色信贷评估等多个方面。通过统一标准,明确了绿色金融业务的边界和规范,提高了市场透明度和可比性。例如,绿色项目界定标准明
-
2月14日,极目新闻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2023年一季度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绿色建筑产业贷款实施规程》已被批准为湖北省地方标准,并由地方标准信息服务平台予以对外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