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绿色金融标准课题组「课题组组长:王信(研究局局长);课题组成员:雷曜 杨娉 王琰」文章|《中国金融》2019年第22期自2016年G20杭州峰会首次将“绿色金融”写入峰会公报以来,绿色金融全球共识不断发展。为了确保资金真正用于绿色项目,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出台了绿色金融标准。但不同标准之间存在差异,不利于提升绿色金融市场效率。通过对比分析12项绿色债券标准和6项绿色信贷标准,我们认为,可率先推动中欧绿色金融标准合作和趋同,然后逐步实现全球主要绿色金融标准接轨。全球主要绿色金融标准对比分析目前,国际公认度较高或由政府部门出台的绿色金融标准主要集中于债券和信贷领域,基金、保险、股票等领域尚无较权威的绿色标准。绿色债券标准目前,全球影响力较大的绿色债券标准有12个(见表1)。按照出台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类。
相关推荐
-
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出,壮大绿色金融市场参与主体。推广可持续投资理念,吸引养老保险基金等长期机构投资者投资绿色金融产品。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建设绿色金融特色分支机构,将绿色金融发展纳入金融机构考核评
-
建设美丽中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投资是重要的牵引力。近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优化绿色转型投资机制。创新和优化投资机制,鼓励各类资本提升绿色低碳领域投资比例。”
-
6月28日,“2023绿色金融服务实体期货助力乡村振兴大会”在南京举行,在上午的圆桌交流环节,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黄运成表示,绿色期货在上市公司领域,进一步深入应用发展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和需求。一是应该加强分类研究,比如说从上市公司的属性进行
-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在近日举行的“2016金融时报年会”上指出,绿色金融存在严重依赖政府财政补贴的问题,“让政府不出钱,只要出政策”,这样才能实现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对此,鲁政委提出两点建议,一是明确绿色债权在全部债权中具有优先受偿的地位,二是为绿色融
-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目标,推动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有序实现经济结构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保障。截至2021年末,我国金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