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国际绿色金融研究近况》可能来自AI生成或网友投稿,不代表碳门户立场。
目前,国外的学者们对绿色金融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绿色金融的定义概括、金融工具运用、产生效应评估等实施层面,同时国家政策引导是发展绿色金融的重要推动力。西方国家通过国家力量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例子比比皆是,美国绿色金融的发展始终秉持以市场为导向, 强调资本市场和碳交易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美国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包括了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绿色指数、碳金融等多个方面。在实施碳排放配额和碳减排机制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性发展,各类碳金融衍生品也不断出现;为构建绿色金融体系,2009 年英国提出《低碳转型计划》,随后发布了《可再生能源战略》,期望通过发布国家战略性文件来保障绿色金融的有序发展。2012 年英国政府开始实施“绿色新政”,成立了首个由政府全部注资控股的绿色投资银行, 该银行投入运作的目的在于拉动社会资本向绿色环保项目方向转变, 以此来挽救英国绿色环保项目市场融资的失灵问题,构建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绿色新政”的实施有效引导了英国国内私人投资方向性的转变;荷兰政府推行的“绿色基金计划”中明确指出,仅对绿色基金投资者征收1.2%的资本收益税和1.3%的所得税,而在正常的财税制度下,对股息、利息和一般项目的资本利得征收所得税比例为25%;欧盟运用设立绿色投资基金的方式吸引绿色产业供给资金,2008年,欧盟投资8000万欧元创办了全球能效和可再生能源基金,并产生了50倍的杠杆效应。截至2016年末,基金规模已经达到2.2亿欧元左右;韩国政府以法律的形式保证了绿色金融的投入力度,《低碳绿色增长战略》中提出,为推动绿色金融发展,自2008年起政府将每年GDP的2%投入到绿色项目投资中,保障绿色金融健康发展,2010年韩国将低碳增长战略纳入法律范畴,并颁布了《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等法令条例。
国际碳金融的背景与发展历程
上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国际自愿碳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下一篇 2025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