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金融化难在哪?

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下的低碳新机遇”为主题的第五届地坛论坛近日举办,如何探寻碳市场的金融化路径成为不少与会专家和企业界人士讨论的焦点。

金融风险来自于定价

关于碳金融的风险,个人认为最大的风险是价格风险,目前中国碳市场的价格有两个问题,一是价格还不是很稳定,二是交易量很低。

因此我建议首先应该披露分享更多的信息,可以是减排量或者配额数据等,参与交易者和企业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做很好的判断;其次应建立更长期的减排目标,给项目参与机构和企业更多的信心。

ICIS安迅思中国碳市场分析师 林剑玮

政府也应作为主体参与交易

政府不仅仅要建立规则和市场,还应该拿出公共资金,作为碳市场主体之一参与交易。

这有几个好处,一是起到示范作用, 二是信用效益,政府卖出来的可以接受,三是稳定市场,回购或者增量减量,四是政府融资效应,给市场增添活力。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可持续金融项目总监 孙轶颋

碳交易平台不沟通导致价格差异

现在市场是比较分散的,很多省市都有自己的交易平台,但这些平台之间互相不沟通,导致各地的价格存在差距,造成同一行业、规模相当的两家企业因所在地区不同,待遇差别很大等情况发生。价格差在哪,价格是否合理等问题都需要将来加强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中信证券执行总经理 裴晓明

碳市场金融化存在障碍

碳市场的发展主要归发改委气侯司负责,其他部门基本无缘参与。在这样一种体系之下,除了发改系统对市场比较了解外,其他系统并不了解。我们在从事一些省市市场的建设时,就会发现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碳市场排放和金融并不是由一位副省长主管,他们之间没有沟通的话对于碳市场金融化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研究院副研究员、气候与能源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王遥

内容《碳市场金融化难在哪?》可能来自AI生成或网友投稿,不代表碳门户立场。

上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04月30日

相关推荐

  • 龙源电力发布国内首个全市场碳价格指数

      为更好地服务集团企业碳资产管理,该公司开展碳价格指数研究,首创以全国碳市场和北京、上海、广东、湖北、天津、深圳、重庆、福建8个地方碳市场作为指数成分,以各成分市场碳配额挂牌交易价格为编制对象,使用成交量加权方式编制碳配额综合价格指数。该指数按照日度频率

    2025-04-30 19:22:36
    13 0
  • 魏玖长:企业不能让市场误认为ESG活动是投机行为

    2023年12月12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执行院长魏玖长在中国经营报社主办的“大变局下的应对与发展——2023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表示:“如果企业有违规行为,觉得做一点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可能会增加市场好感,那么不但不能获得市场对你的好感,反而会容易被

    2025-04-30 19:21:40
    11 0
  • 高盛和花旗等大行计划为碳封存项目的开发提供资金,从事碳额度交易

    在迪拜举行的COP28气候峰会上,碳抵消市场重获生机,华尔街和伦敦金融城的银行家认为碳市场交易机会即将到来,开始筹划准备。

    2025-04-30 19:21:28
    13 0
  • 马骏:国内光伏、风电、储能企业应“出海”应对内卷

    1月14日,在亚洲金融论坛上,香港绿色金融协会主席兼会长马骏表示,国内光伏、风电、储能企业应“出海”以解决内卷问题,尤其是开拓“一带一路”国家市场。他指出,虽然进入美国和欧洲市场较难,但新兴市场国家对中国低成本绿色产品需求旺盛,潜力巨大。同时,马骏提到中国在

    2025-04-30 19:19:55
    11 0
  • 银行业积极探索 碳金融服务

      2021年2月1日起,《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施行,预示着2021年全国碳市场有望正式运行。与此同时,银行业也已经开始积极行动,准备在2021年及时对碳市场和碳价机制展开研究,积极探索碳金融服务,创造盈利新“蓝海”。

    2025-04-30 19:07:04
    13 0
  • 金融机构介入做大规模

    随着二氧化碳排放权商品属性的不断加强以及市场的愈发成熟,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看中了碳市场的商业机会。除了最早规定的造纸、金属、热能、炼油以及能源密集型五个行业的12000家企业积极投身其中,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私募基金以及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在碳市场中也扮演着不同

    2025-04-30 19:03:31
    6 0